空间广告
在线情况
楼主
  • 头像
  • 级别
  • 门派
  • 职务总版主
  • 财富1
  • 积分634
  • 经验17284
  • 文章441
  • 注册2008-05-18
两岸官方的首次接触:1983年送还台军遗体
以蒋经国为首的台湾当局提出所谓“不接触、不谈判、不妥协”的“三不”政策,顽固抗拒两岸接触。一般认为打破“三不”政策的事件是1986年5月,台湾华航飞行员王锡爵驾机降落广州机场后的两岸谈判。但本文揭示,早在1983年,在两岸军事对峙的金门前线,就已经发生了首次闽台官方接触。
    
 7 月4日,台海两岸启动周末包机,两岸人民的往来进一步密切。这在25年前(1983年)真是难以想象。当时,两岸还是军事对峙的年代,笔者亲历了一次台军遇难人员的遗体交接事宜,其间费尽周折。不过,那是“闽台首次官方接触”,也是一次“突破性”的历史事件。当时考虑到台方的感受,此事没有公开报道。在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,回顾这段历史,正好让我们重温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。
    
    1.渔民带回台军空难人员尸体
    
 笔者生长在与金门隔海相邻的小嶝岛,当时是南安县对台工作部秘书,正好参与了此事的全过程。
    
    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石井镇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,与金门相距7海里。1983年6月9日与10日上午,石井镇渔民郑比丑等6人和洪江凌等2人,在金门附近海面捕鱼时,先后发现两具明显腐败的浮尸,他们认为此海域遇难者必是吾族同胞,虽不能救生,但至少应助其归葬。于是,他们中断捕鱼作业,将浮尸带回石井,并向当地派出所报告。第一具尸体因没有明显身份标志(后来知道是空难中的一位乘员),面颜业已模糊,难以辨认,加之时值盛夏,当地的高温天气让尸体难以保存,经公安部门检验后,交由当地政府部门拨款备棺,暂时埋葬。第二具尸体身着台军飞行员制服,标志明显。当地有关部门认为,这同6月6日发生在金门外海的一起台军空难有关,并及时向上级汇报。
    
    2.一名死者是台军上尉飞行员
    
    1983 年6月10日14时30分,笔者在南安县对台办接到石井边防派出所张时寻参谋的通报,称石井渔民发现两具尸体。笔者随即向上报告。10日17时,法医赶赴石井现场验尸,确认其中一名死者系台湾空军10大队101中队上尉飞行员陈大维,兵籍925979,编号00188。该员身高1.77米,约30岁,身着橙黄色飞行服,左脚穿黑色军用长靴,右脚的鞋已脱落,脖子佩戴小玉环一个,照片一张。
    
    当夜,验尸结果上报,随即传来“要做好保尸、护尸、送尸准备工作,不要公开宣传报道,想办法通知对方来认领”的指示。
    
 6月11日清晨,南安县台办召集有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,研讨出保护尸体的方案,并抽调人员专车赶到石井落实。当地的单位和渔民闻讯后一齐动手,先将尸体移放到海边树荫处,水产部门提送海盐,冻厂拉来冰块,木器厂抽调老技工,精选上等木料连夜赶出两具坚固美观的灵柩。为加强密封防渗漏,在内壁加扎油灰布,外涂朱红漆,还在一具棺柩外面写上“陈大维上尉灵柩”7个大字,以供识别。
    
 6月12日清晨,泉州殡仪馆9位人员带着作业用品,驱车直奔石井现场。他们不顾旅途疲倦和难闻的气味,就各就各位,有条不紊地开始作业,有的开始吊棺,有的冲洗尸体。他们先整理好尸体,再给尸体做了防腐处理,然后安放在灵柩中,接着洒上高浓度酒精,擦涂上福尔马林等药物,以作较长时间的保护。最后,再披盖上红色被单,盖好棺盖,放置在安全地方。
    
 灵柩由地方政府派出专人看护,需要的船只、人员也已全部准备就绪。

    3.福建省委常委张克辉现场指挥
    
 当时,上级的指令是不公开宣传广播,并完成送接任务。所以,6月11日晚,我方已通过厦门地区四处有线广播站开机用高音喇叭以普通话、闽南语向金门方向反复喊话,通告大陆渔民发现并带回台方两具空难人员尸体的情况,并约在6月12日上午10时至16时,在大佰岛附近海面联系交接事宜,双方船只到时悬挂红十字旗,以便识别。
    
 但当时双方处在信息隔绝、军事敌对的情况下,要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并不容易。福建省委常委张克辉(当时主抓福建省的统战工作)深知此事难度不小,在11日晚上便专程从福州赶到石井镇,就相关工作进行现场指挥。
    
 6月12日上午,石井镇侨联的二楼大厅坐满了各相关单位的同志及老渔民。省领导张克辉主持会议,主题是“如何将尸体安全送交台方”。会上,有人提出,不知台湾当局是否听到我方的通告,听到也未必会来,如待对方逐级请示,能否批准不好说,时间也不知要拖多久。在目前高温的情况下,尸体能保存多久?我方人员能等多久?这些都是颇为棘手的问题。会上各方意见最后汇总如下:
    
    其一,就地埋葬,等对方在条件成熟时前来认领。
    
    其二,将棺柩捆绑于小船上,由另一只机动船拖至适当海域放开,让小船向金门漂去。但有人表示反对,认为当时的季风是吹向大陆,加上风猛浪高,上述做法很难让小船安全抵达金门岛——可能还没到金门就翻船,也可能在靠近金门时触礁,那可就浪费了我们的一片诚意。
    
    其三,将尸体火化,保存骨灰,待其亲属前来认领。此举倒是简单,但反对的人认为,这恐非死者亲属所愿。
    
 其四,派人以小机动船拖载灵柩船至金门岛。此举的风险有二:一是未经对方认可,对方若误认为我们的船有敌意,可能开枪开炮,安全难以保障;二是如顺利到达,护送人员能否返回?要是不能,岂不是又要造成新的骨肉分离。
    
    其五,先按此前广播通告的方案试行办理。万一对方不来,再另谋良策。
    
    主持本次会议的省委常委张克辉果断拍板,认为还是按照此前广播通告的方案最理想。
    
    4.初次接触时间只有6分钟
    
    6 月12日上午10时许,我方派出的5位联络人员即刻出发,登上备候的机帆船,挂起红十字旗,直航预定海区——大佰岛附近海面。联络人员等到15时45分,已过去了5个小时,未见金门方向有任何动静,约定时间将过。船上人员有的饿,有的渴,有的晕船。有的人感到失望,认为不会来了,主张返航。此时,在陆上观察所(位于石井附近山上)的人员也已拟好延期到第二天再联络的2号通告,并已通知厦门广播站。
    
 笔者当时也在观察所,正好拿起观察镜瞭望,突然发现从金门草屿方向开来一条船,正朝我方等待船只驶来。在场的人员及领导兴奋异常,都拥向观察镜。与此同时,电话铃响,也传来海上联络船只看到金门来船的报告。16时10分,双方在海上首次接触,来船是807机船,乘员4人,经送方介绍尸体发现与保护情况后,接方连声称谢,并询问是否带来。送方解释不知能否联络上不便带。经商谈,约定6月13日8至9时在草屿北侧金门警戒区内交接。离开前,接方送上金门产的两箱“端午酒”,共24瓶,说“这是上面安排的”,大陆人员表示感谢。场面气氛由开始的拘束转为自然、热情,实际接触的时间为6分钟。

    5.台方说“想不到装殓那么细致”
    
 6月13日,旭日初升,石井海边早已聚集数百名关心此事的渔村妇女,她们按照闽台习俗,带着香烛祭品,为素不相识的这两位台湾死者祭拜。两具灵柩放在一条小船上,并用绳子扎紧,承担拖带的小船已准备就绪。
    
 7时5分,小船启动,缓缓离开码头,朝预定海域行驶。7时45分,负责联络的大渔船尾悬红十字旗,也启锚开航。两船于8时25分汇集在金门警戒区内等候。9时30分,从金门外海开进一艘挂着红十字旗的“金铭兴”号机动船,靠近时双方举手致意。两船连靠后,大陆方面即邀请台方人员上船座谈,敬奉烟茶,接方再三表示感谢,气氛热烈。
    
     送方代表随即介绍处理尸体的详细情况,呈交死者遗物,并代表南安政府和人民对死者亲属表示慰问。接方代表一再道谢,接着在交方代表的陪同下,来到放灵柩的船上。殡仪馆人员打开棺盖让接方仔细察验遗体。接方察验后,感动地说:“真想不到你们用了这么好的棺木,装殓得那么细致。实在太费心了!”除了表示非常感激,还说死者亲属从台湾岛内赶到金门,正在海边等候,看到一定很感动……
    
    6.拉家常忘了退潮导致船搁浅
    
 按照闽台习俗,最后是烧香点烛,洒酒祭奠天地,交接手续至此完成。大陆方面代表送上礼物——茅台酒2箱24瓶、金奖白兰地2箱24瓶、青岛啤酒2箱24瓶、南安产金凤酒4箱96瓶、安溪茶叶1箱32斤。台方回赠罐头5箱、连夜加工的“端午粽”一箩筐,还有肥皂、牙膏、毛巾等日用品一批。
    
    随后,放灵柩的小船由金门的船拉回去。虽已办妥一切,但双方还是舍不得离开,频频互敬烟茶。双方都说闽南语,感觉十分亲切,就拉起了家常。台方代表自称祖籍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,现居高雄市。所以,大家都是老乡,有着骨肉情,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……
    
     突然,有人意识到已落潮,船有搁浅的危险。双方这才依依不舍地握手告别。“金铭兴”号船也起锚准备返航,此时发现船已搁浅。事不宜迟,大陆船见状,顾不得本身易倾覆的危险(空载加上小吨位拉大吨位),立即靠拢上去,从船中找来最粗大、最牢固的大绳索,挂上后即开足马力牵拉。拖绳断了两次,大陆船才将台方来船拉离浅滩,双方这才松了口气,再次高举双手高呼:“再见!再见!后会有期!”场面十分感人。台方船离开后,大陆的船也返航并顺利抵达石井港码头。数百名民众在此等候已久,大陆船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,有的民众还高呼:“祖国和平统一有希望了!”
风之帝国校务管理系统
loading...
loading...
loading...
loading...
loading...
loading...
loading...
回复帖子 注意: *为必填项
*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
*帖子名称
内容(最大50K)




其它选项 Alt+S快速提交
 


Powered by LeadBBS 9.1 licence.
Page created in 0.1250 seconds with 4 queri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