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间广告
在线情况
楼主
  • 头像
  • 级别
    • 积分0
    • 经验0
    • 文章0
    • 注册0
    清明节文明祭奠在中国渐成风气
    献花、植树、朗诵、折纸船、「天堂信箱」、网上祭奠……这些文明祭奠方式开始取代放鞭炮、烧纸钱等旧习俗,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寄托哀思的方式。
    据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,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、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,今年首次被列入中国法定假日。
    按照传统习俗,中国人会在清明节前后为亲人上坟祭扫,并通过放鞭炮、烧纸钱等表达怀念之情,但这一方式噪声扰民、污染环境,还带来火灾隐患,越来越与讲求环保、文明的时代精神不合拍。
    「风吹旷野纸钱飞」。杭州市半山公墓工作人员介绍,过去,半山公墓清明节当天最多接待过七八万人,因为扫墓制造的垃圾至少要20天才能清理完毕。而山东林业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,清明前后因上坟烧纸引发的火警火灾占总数的三成以上。
    一些公墓因此禁止烧纸烧香,大力推广献花、植树、朗诵等环保文明的祭奠方式,并逐渐得到市民的认可和欢迎。
    「前几年烧纸钱的人很多,这几年大多数人都买鲜花或塑料花。」福建晋江市东石镇的许小黑认为,清明节祭扫中的一些不符合现代精神的老传统,应该改一改了。
    郑州大学员工杨永林则通过植树这种方式来缅怀父亲。「用这样的方式来缅怀逝者,比起烧纸、放炮等祭奠行为更加文明。」他认为,树葬、树祭让绿色成为逝者生命的延续,自己和家人都完全能够接受。
    天津永安公墓则倡导用朗诵的方式缅怀先人,即在音乐的伴奏下,由专人组成的朗诵班带领逝者家属一同朗诵《献给生命》的诵文。
     
    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去年3月开始设立「天堂信箱」,扫墓群众可用墓园免费提供的专用信笺和笔,书写对亲人的怀念,寄托亲情和哀思。据统计,一年来,「天堂信箱」已收到1000余封来信。
    雨花台功德园常务副总经理阮锋告诉记者,自从设立「天堂信箱」,「一年来,在墓园放鞭炮、烧纸钱的现象减少了大半,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鲜花、家信表达亲情和哀思
    在福州市,有关部门今年将首次在市中心的公园里举行折纸船、送思念的集体祭祀活动。
    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喜欢上了网上祭奠这种新颖方便的方式。
    所谓网上祭奠,就是网友在网站上为死去的亲友建立一个网络墓园,每逢清明节,网友在祭奠网页上点击鼠标为亲友献花、上香、点烛、献贡品、点歌等。
    22岁的侯哲是上海一家网络公司的负责人,他在网上为去年离他而去的妈妈建立了一个纪念馆。清明前夕,他为妈妈献花、敬酒、上香,并为妈妈送上了她最喜欢的江南丝竹乐曲。侯哲对记者说:「这样的祭奠很私密、很自我,是适合我的方式。在网上,我可以无拘无束地和妈妈说话,我觉得她能听到我的话
    「网上祭奠可以节约时间,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相适应,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。」民俗专家彭一万认为,民俗和人们的生活方式、精神面貌、审美情趣、价值观念等密不可分,如果民俗能够推陈出新,就会被广大群众所接受。
    古人云:「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。」或许以环保、文明的方式来追远怀人,让清明节洗却烟尘,才更符合其清雅深沉的节日精神。
     
    风之帝国感谢您的参与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回复帖子 注意: *为必填项
    *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
    *帖子名称
    内容(最大50K)




    其它选项 Alt+S快速提交
     


    Powered by LeadBBS 9.1 licence.
    Page created in 0.1250 seconds with 4 queries.